“里程碑、新蓝图、总抓手、顶层设计、战略部署、行动指南……”,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下称《纲要》),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和高度关注。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对《纲要》进行深度解读。
描绘宏伟蓝图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就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为《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和思想引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
“《纲要》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作出整体部署,明确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发展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知识产权事业未来15年发展作出的重大顶层设计,是新时代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宏伟蓝图,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名誉院长陶鑫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凝聚强大动力
新时代孕育新机遇,新机遇催生新发展,新发展呼唤新动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要着力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激励创新靠的就是知识产权这个制度基石。
“随着我国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未来15年将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从量变向质变、从知识产权国内布局向全球话语主导权转变的关键时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董涛表示,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新的纲领性文件指导知识产权事业的新发展,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加速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陶鑫良表示,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凸显为科技和知识产权的竞争,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置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必须从全球时代背景和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全面系统谋划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激励创新创造
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新发展构建新格局,新格局彰显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本质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这要求我们加强自主创新,以知识产权为激励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纲要》的实施,对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且是在引路导向。”陶鑫良表示,《纲要》设定了知识产权预期性指标,通过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与催化剂。(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知识产权强国强调知识与创新,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机制,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来激励创新,推动国家走上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董涛表示。
贡献中国智慧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专家表示,《纲要》是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深度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具体体现。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发展理念、道路、模式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纲要》不仅为中国自身的知识产权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提供了“范本”。
“知识产权作为当今重要的全球治理规则,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一规则。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构建等,知识产权国际格局将发生新变化,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将面临重大变革。”董涛表示,《纲要》提出要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这将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全球化创新布局提供重要的法律与制度保障,同时让创新更多惠及各国人民。(本报记者 魏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