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强企知识产权研究院!
媒体报道
让创新之花在公平正义阳光下尽情绽放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日期:2021/06/17 浏览量:599

一个永葆生机活力的政党,必是矢志不渝奋斗在创新之路。


百年峥嵘岁月,历史因时间的见证久而弥坚。一路风雨兼程,一路高歌猛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寻富强与民主,把改革创新的种子播撒在神州大地。


伟大的事业引人奋进,催生凝心聚魂的磅礴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科学把脉发展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如是宣示。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人民法院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深耕知识产权审判,以法治力量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在追求公平正义的征程中赓续开拓进取的精神血脉。


从改革开放中走来,司法日益成为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主渠道

总有一种力量,越是面对疾风骤雨,越是令人心潮澎湃。


当中国共产党从星星之火燎原,引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迈向“富起来”,历史便打开了它又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


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让中国迅速崛起在世界东方。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中国知识产权司法随之开启了现代化进程。


197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经济审判庭,商标权和专利权被合称为工业产权,统一归入经济审判范畴。从此起步,全国法院陆续受理商标纠纷、科技成果转让、著作权纠纷等案件,在改革开放初期深植下促进科技繁荣、鼓励创新创造的法治因子。


“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振聋发聩的话语,如春雷滚滚,响彻1992年的春天。


伟大的创举,折射出一个政党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创造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建市场经济,融入国际体系,呼唤着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向专业化、体系化发展方向迈进。


1993年,北京法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拉开了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专门化建设的序幕。两年后,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成立,成为引领知识产权审判发展的坚实力量。


经济建设春潮涌动,蓬勃兴起的市场竞争中,司法日益成为人民群众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主渠道。


世纪之交,涉及知识产权领域的司法解释、政策性文件接连出台,为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统一裁判规则尺度夯实法治基础。


人民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类型逐渐覆盖所有类型知识产权与各种方式的市场竞争行为,逐步从经济审判为主过渡到行使民事、行政和刑事三种审判职能,对知识产权提供全方位司法保护。


改革为帆,创新为楫,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驶向更加壮阔的航程。

在创新发展中夯基,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迎来了历史性跨越

跨越一个世纪的命运交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道路”,为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开辟无限前景。


历史的时钟进入“十八大时间”,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场经济增长方式的大变革方兴未艾,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被赋予重要使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诞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绘入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蓝图。


2014年底,崭新的司法面孔集中亮相。


北京、广州、上海三家知识产权法院相继揭牌成立,中国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体系迎来历史性跨越。三家法院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通过推进审判机构专门化、审判人员专职化和审判工作专业化,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乘势而上,蹄疾步稳。南京、苏州、武汉、成都、杭州等21个城市先后设立知识产权法庭,集中优势审判资源,跨区域管辖专利等技术类案件,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实现优化升级。


曾经的“飞鹰”商标系列案,引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法官的关注和思考——


为合理配置审判资源、提高审判效率,法院首次尝试由新成立的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审理这一系列涉及刑事、行政、民事多种类型的案件。


2016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全国法院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的意见》。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方式改革进一步全面铺开,为全力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效提供了机制保障,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日益完善。


一系列改革举措夯基固本,人民法院科学有效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愈发凸显。


遍布全国各级法院的几百个专业审判庭,数千名政治坚定、精通法律、熟悉技术的知识产权法官,在一次次复杂疑难案件挑战中百炼成钢,成为护航创新发展的坚实力量。


每年受理超过40万件知识产权案件,中国法院已成为审理相关案件特别是专利案件最多的国家,也是审理周期最短的国家之一。


一大批倍受国内外关注的知识产权大要案得到依法妥善处理,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果蔚为大观,令世界欣羡。

肩负新时代新使命,知识产权审判关键领域及环节实现破冰

新征程,标注新的历史航向。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嘹亮号角。“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在十九大报告中留下浓墨重彩。


2019年伊始,万众期待。


崭新的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牌子映入眼帘。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正式落地。


这是党中央谋篇布局知识产权审判改革创新的有力印证——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审理全国范围内专利、垄断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民事和行政上诉案件,将进一步统一知识产权案件裁判尺度,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性难题。


改革,需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创新,就意味着不能因循守旧、按部就班。


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出台涉及商业秘密、网络知识产权、专利授权确权等多个司法解释,指导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一盘棋”推进,“一体化”建设。


优化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模式,构建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探索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各地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坚冰正在被打破,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在改革创新中迈上新台阶。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掷地有声,对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提出明确要求。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个月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调研刚刚成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寄予殷切期望。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步履铿锵,一往无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等目标清晰有力,成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面前亟待跨越的一个个高峰。


百年历史展开壮阔画卷。


奋斗者的脚步不会停止,时间必将见证——


中国共产党将以创新发展领航中国号巨轮在更广阔的海域行稳致远。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法院将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事业新局面,以奋进的姿态护航创新发展,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司法答卷。


010-5729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