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强企知识产权研究院!
媒体报道
“数据二十条”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
来源:中国政府网 日期:2023/02/08 浏览量:170

“数据二十条”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
让选购数据产品像逛超市一样方便

1月3日,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式运营;

1月13日,广州数据交易所上线全国首个行业数据指数发布平台;

……

2023年伊始,数据要素市场活跃。2022年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对外发布,系统性布局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加速了数据流通交易和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各地正积极推进数据交易场所建设,优化交易环境,让选购数据产品像逛超市一样方便快捷。

“‘数据二十条’出台后,企业拥抱数据要素市场的积极性明显提升。”上海数据交易所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黄丽华向记者表示,中国将更充分发挥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企业参与热情高涨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交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尤其是“数据二十条”出台后,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

前不久,广东省深圳市一家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向银行申请续贷。宁波银行深圳分行考察企业经营状况时发现,其当季经营流水出现下滑。为全面了解企业实际生产运营状态,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借助一款名为“电力看征信”的数据产品,对该企业用电等经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电力看征信”是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自主研发的电力数据产品。该产品从海量电力数据中提取出企业用电状态、电费缴纳、用电量、违约行为等4大类23项征信指标,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从新的维度考察企业的信用情况,支撑征信机构开展贷后预警、空壳企业识别、信贷反欺诈、授信辅助等业务。

借助“电力看征信”,宁波银行深圳分行查明,这家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只是出现短暂经营困难,但整体经营状况良好,于是批准了企业的续贷申请。“接入‘电力看征信’数据产品后,我们将企业电力数据纳入风控管理系统,提升了授信的精准度和服务效率。”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赵桦说。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信息中心副总经理庞宁向记者表示,“电力看征信”数据产品自面世以来市场反应良好,为深圳市地方征信平台、深圳市宝安区工信局“一键秒批”平台以及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度小满等金融机构提供了服务。

今年1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2022年)》指出,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高速增长,2021年增加到1.3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30%。白皮书还指出,当前,企业参与数据流通的热情高涨,数据流通的供需方从金融、互联网行业向其他行业扩展,交通、医疗、政务、气象等行业和场景的数据需求逐步显现。

中国移动基于海量业务数据,面向金融行业客户推出“乾坤大数据”产品,应用于风险管控等业务领域;上海市气象局推出数据产品“海洋气象传真图”,为用户提供准确的海平面气压场、风场、台风路径等预报,使船舶能够提前规避高风险区……

为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丰富数据应用场景,“数据二十条”提出,“结合数据要素特性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认为,“‘数据二十条’针对公共数据,明确授权运营,按用途加大公共数据供给使用;针对企业数据,强化供给激励,发挥国有企业带头作用。这些制度设计将极大提升数据供给。”

隐私保护能力增强

数据流通交易要以隐私保护为前提。“数据二十条”明确提出,“推动个人信息匿名化处理,保障使用个人信息数据时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数据二十条”鼓励公共数据在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公共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要求,以模型、核验等产品和服务等形式向社会提供。

地下管线对城市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如何在保障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实现地下管线数据共享,充分发挥地下管线数据作用?广州市是广东省加强城市地下管线信息脱敏试点城市,1月8日,广州市南沙区完成7800公里地下管线数据脱敏处理和检查,将这些数据接入智慧广州时空大数据平台,实现在线共享服务。脱敏后的地下管线数据将有力支撑智能电网、智能气网和智能供排水保障系统建设。

数据的大规模流通应用对数据安全相关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业内人士表示,在数据加工等环节,可通过隐私计算进行分析、建模,在数据不对外泄露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分析计算;在数据调用等环节,可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全链条监管。

对隐私保护的需求催生出数据安全产业。今年1月,工信部、国家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16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建成5个省部级及以上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攻关一批数据安全重点技术和产品,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价值释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显示,自2018年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服务等类型的企业纷纷入局隐私计算赛道,累计孵化出100余款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通信、互联网、医疗、政务等领域。

交易场所建设火热

数据交易需要有平台支撑,各类数据交易场所应运而生。“数据二十条”提出,“统筹构建规范高效的数据交易场所”,“鼓励各类数据商进场交易”。

停车难是各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一些导航软件尝试为市民提供实时停车信息,方便市民快速找到空闲泊位。提供停车导航服务的基础是掌握精准的泊位信息。“随申行”看到了这一市场需求。作为上海市绿色出行一体化平台,“随申行”覆盖上海登记备案的所有停车场(库)和泊位,可获得共计4700多个停车库、89万个泊位的信息。“随申行”对公共停车场信息进行衍生加工计算后,推出“城市智慧泊车”数据产品,面向导航软件提供商、停车服务商等提供精准、全面的智慧停车信息。

2022年底,“城市智慧泊车”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并成功签约。“数据时代涌现出一批像‘随申行’一样的‘数商’,他们通过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分析,形成了一批高价值数据商品和服务。”上海数据交易所总经理汤奇峰说,“2022年,上海数据交易所累计挂牌数据产品近1000个,数据产品交易额超过1亿元。经历一年多试运行,上海数据交易所于今年1月3日转入正式运营。随着市场培育趋于成熟,2023年场内交易额有望突破10亿元。”

数据交易所的职能不仅在于撮合交易,更重要的是为解决交易过程中的效率、合规、安全、信任等问题提供平台。

2022年7月,通过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北京海天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完成了一笔人工智能算法训练数据产品交易。这两家企业都是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的合作伙伴。了解到海天瑞声在数据领域的综合实力后,禾多科技决定与其开展合作。在产品交易过程中,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对数据交易主体、数据来源、交易产品、数据用途等进行了合规审核。“我们要研判这些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来源是否合规,数据产品交付后的用途是否正当等。”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相关负责人郎佩佩说。

2021年以来,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密集出台,各类数据交易场所建设火热。

作为全国第一家以大数据命名的交易所,贵州省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已累计入驻数据商451家,累计撮合交易157笔,交易金额3.82亿元。“2022年我们上线了气象数据专区、电力数据专区和政府数据开放专区,2023年将持续建立金融、交通、算力等数据专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总经理叶玉婷说。

2021年底,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已引入阿里云、中国银联、招商银行、科大讯飞等300多家企业入驻,建立起7个主题库。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总经理陈文思介绍,“我们打造了‘前店后厂’模式。前店是交易门户,具备丰富的数据产品,购买方可方便快捷地购买数据产品与服务。后厂是开发平台,有效实现数据归集、数据产品开发、数据交易流通和数据安全保障。”

近日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很多省份将建设数据交易所、发展数字经济列为2023年重点任务。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建设,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归集、共享利用,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数据资源交易机构和数据开发利用平台,大力发展数据加工处理、分析应用、流通交易等产业。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技术和数据市场。

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王建冬表示,未来的目标是培育全国统一数据大市场,包括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区域数据交易中心、行业数据交易平台、数据商、数据供需方、第三方服务机构等,通过完整的生态推动数据产业蓬勃发展。(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潘旭涛)

010-5729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