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强企知识产权研究院!
媒体报道
“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来自中国经济年会的声音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22/12/19 浏览量:195

       12月17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与会嘉宾就“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主持会议。

  预计今年经济总量超120万亿元

   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今年经济增长与年初的预期目标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项指标都较好完成。一些面向未来的结构性指标有突出表现,预计今年经济总量超过120万亿元。

   韩文秀介绍,今年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脱贫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发生系统性返贫、规模性返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产业升级取得积极进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70万辆,增长超过一倍。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国家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我国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左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民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

   韩文秀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综合研判,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明显下滑,而我国经济可能总体回升,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轨迹。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表示,着力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运行全面好转的当务之急,是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宁吉喆说,要积极恢复接触型、聚集型、流动型消费,巩固和恢复吃、穿、用等基本消费,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同时,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明年要继续加力增效,更好发挥投资在经济发展,特别是供给结构优化中的关键作用。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加力”一是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专项债券、调度资金等,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持续推动财力下沉。二是合理安排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今明两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三是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许宏才表示,“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完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二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机构,加大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协调等重点领域投入,支持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更直接、更有效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三是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与撬动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和促进消费。四是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政策效能。五是持续创新和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注重加强与就业、产业、科技、社会政策协调配合,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工具仍然比较充足,流动性管理的手段和经验都比较丰富。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我国多年来一直是全球吸引外资的国家之一,这充分说明我国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也是对我国营商环境改善的肯定。但是要看到,营商环境改善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竞赛,不进则退,所以我国要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

   隆国强认为,要改善外商投资的制度环境,完善沟通和投诉机制,更加及时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要加强外资企业的金融服务,为外资企业更好利用国内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创造条件。同时,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产品和服务,按照市场化原则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大力做好投资促进工作,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和重要载体,要激发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展活力和动力,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当前,尤其要重视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倡导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使广大民营企业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力军。同时,要支持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010-5729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