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建民(山东理工大学教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科技类社会组织列为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的四类社会组织之一,推动我国科技类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团结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引导科技工作者更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建设,有利于团结动员科技工作者自觉服务“国之大者”,充分发挥科技类社会组织作为国家智库的作用,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全面加强党对科技类社会组织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建设,必须全面加强党对科技类社会组织的领导,发挥党组织在科技类社会组织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引领科技类社会组织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把科技类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科技类社会组织从国家战略层面思考如何为科技工作者发挥创新创造才能提供精神动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的人才工作机制,打造矢志爱国奋斗、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为其充分发挥创新创造才能营造良好环境,实现政治引领和科技创新良性互动。
充分发挥科技类社会组织在引领组织成员进军科技创新主战场中的作用。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我国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为我们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际战略博弈主战场的背景下,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建设,有利于推进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加大合作力度,共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应着眼于增强科技类社会组织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责任担当,进一步强化科技类社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领组织成员进军科技创新主战场的功能,引导组织成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让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充分迸发,集中精力潜心钻研,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深化科技类社会组织国际交流合作。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是大趋势。科技类社会组织应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工作,进一步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引导组织成员把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和造福人类有机结合起来。帮助中国科学家积极争取在国际组织任职,参与国际规则、标准等制度建设,提升中国科技的国际话语权。充分发挥科技类社会组织主办的科技期刊等学术交流平台作用,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强化学术诚信和科技伦理建设,引导我国科技工作者与世界科技同行共同努力,推动科技向善与负责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