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强企知识产权研究院!
媒体报道
集结硬核科技 守护万家灯火(知识产权报)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日期:2022/06/23 浏览量:224

知识产权助力我国科学抗疫显成效——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当下,我国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科学抗疫筑起了一道智慧防线,守护着万家灯火。

自研技术展现中国智慧

在抗疫过程中,大规模的精准检测,是阻挡病毒蔓延的第一步。由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大基因)自主研发的“火眼”实验室是其根据疫情防控所需打造出的高通量核酸检测实验室,疫情发生后,在我国多地火速落地并投入使用。

“‘火眼’实验室能在快速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通过自动化操作减少工作人员感染风险。”华大基因移动“火眼”实验室负责人陈戊荣介绍,在参与抗疫的过程中,“火眼”不断创新升级,除了传统实验室之外,华大基因还推出了移动版、机场版等“火眼”实验室,可应用于不同应急抗疫场景。目前,“火眼”实验室已在国内多个主要城市落地,并作为科技抗疫的“中国名片”走向全球,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近100座,成为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前哨”,为全球范围内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公众健康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室内场所的消杀工作必不可少。早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称中国电科)研发团队就迅速启动了针对新冠病毒空气消杀产品的研发工作。团队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最终确定了活性复合粒子技术研究方向。该技术利用硅针芯片设计,以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水和空气为原料,通过高压电离的方式,产生包含羟基自由基、负氧离子、超氧自由基等关键活性物质的复合粒子,并使其扩散到空气和物体表面,捕获并消灭病毒等有害物质,有效实现环境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病毒消杀。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采用上述技术的10万余台行李箱大小的“小绿箱”空气消毒机担负起“健康卫士”的职责,24小时不间断杀菌消毒,为冬奥赛事提供更安全的防疫保障。同时,该系列产品也在北京、重庆、陕西、四川、河北等地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电科相关研发人员介绍,让主动消杀、“医防融合”融入生活,已成为中国电科抗疫产业规划的一部分。目前,团队正在研发一种便携的可穿戴式消杀病毒产品,争取为科技抗疫贡献更大力量。

智能防疫实现便民利民

大数据、人工智能(AI)、物联网、5G等新技术各显身手,成为疫情防控中的新生力量。

“只需扫一下身份证,疫苗信息、核酸情况就都能显示出来,极大地减少了我们的等待时间。”在北京大兴观音寺街道,上百台“电子哨兵”被安装在辖区内的超市、工地及社区入口,当地居民对其带来的便捷赞不绝口。

近期,集测温、验码、身份验证等功能为一体的“电子哨兵”门禁系统在全国各地陆续得到推广。针对公共场所出入人流量大且结构复杂,人工核验效率低下且易交叉感染的问题,该系统能够在使用者无接触、不摘口罩的情况下实现精准测温、人脸识别、健康码核查等功能,有效避免因排队和人员聚集可能造成的风险,同时还与各地政务平台、大数据平台直接联通,确保防疫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稳定性、时效性和可追溯性。

事实上,自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企业在AI测温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方面积极寻求技术创新,如2020年初上线的旷视科技AI智能测温系统,采用“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技术,能够实现体温的快速筛查;汉王科技在疫情初期推出了“口罩识别”人脸识别技术,并高效打造了“人形识别+口罩检测+疫情上报+大数据联动”综合系统。几经迭代,如今旷视科技“数字哨兵”产品“神行防疫卫士”、汉王科技“防疫电子哨兵”智能终端系列产品均实现了多功能合一,为常态化抗击疫情提供智能支撑。

此外,从病毒消杀、物资配送、医废处理,到巡视巡检、测量体温、远程诊疗,各类人工智能机器人纷纷站上抗疫一线,它们无惧感染,不知疲倦,用“无人智慧”协助医院、酒店、社区等公共场所进行智能防疫。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在疫情防控中,知识产权赋能科学抗疫的成效逐步凸显。相信在未来,更多创新成果的涌现将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不懈动力。(记者 黄佾)

010-57297529